不銹鋼螺旋輸送機作為輸送食品、藥品、化工原料等衛生要求較高物料的關鍵設備,其定期清洗是保障產品質量、防止交叉污染、維護設備壽命的重要環節。清洗過程并非簡單的沖水,而是一項需要遵循科學流程、注重細節與安全的系統性操作。
一、清洗前的周密準備與安全隔離
“準備勝過補救”,充分的準備是安全、有效清洗作業的基礎。
1.執行完整的能源隔離:這是所有安全步驟中的首要前提。需要完全切斷不銹鋼螺旋輸送機的總電源,并在啟動開關處懸掛“禁止合閘,有人操作”的警示牌。同時,關閉并隔離所有相關聯的物料進口閥、出口閥,防止清洗期間其他系統誤動作或物料流入。
2.清除殘余物料與手動盤車:在通電狀態下啟動設備空轉排盡余料是不可取且危險的行為。應使用專用工具(如塑料鏟)人工清除螺旋槽體內及葉片上的可見殘留物料。清除后,嘗試用手或工具盤動不銹鋼螺旋輸送機的傳動部件(如聯軸器),確保螺旋軸可以靈活轉動,無卡死現象,這為后續水洗創造有利條件。
3.準備合適的清洗工具與試劑:根據輸送物料的特性,準備合適的清洗劑。對于食品和醫藥行業,通常使用符合衛生標準的堿性或酸性清洗劑。準備尼龍刷、海綿等不會劃傷不銹鋼表面的清潔工具,以及低壓噴槍等沖洗設備。
二、清洗過程中的操作要點與細節把控
清洗操作需兼顧效果與對設備的保護,避免因不當清洗導致不銹鋼螺旋輸送機損傷。
1.清洗劑的選擇與使用:
?。?)針對性選擇:針對有機物(如油脂、蛋白質)殘留,宜選用堿性清洗劑;對于水垢、礦物質沉淀,可選用弱酸性清洗劑。嚴禁使用含氯離子的清洗劑(如次氯酸鈉),因為氯離子是導致不銹鋼發生點蝕和應力腐蝕開裂的元兇。
?。?)嚴格控制濃度與溫度:嚴格按照清洗劑說明書建議的比例配制溶液。過高的濃度和溫度雖能提升清洗效率,但也會加劇對不銹鋼表面鈍化膜的破壞和設備密封件的損傷。
2.清洗流程的規范化:
?。?)初步沖洗:使用常溫水或溫水(≤60℃)進行初步沖洗,去除大部分松散殘留物。
?。?)清洗劑循環/浸泡:將配制好的清洗液泵入不銹鋼螺旋輸送機槽體內,或進行短時間低速運行(若設備設計允許且已做好安全措施),使清洗液與內壁充分接觸。對于頑固污漬,可適當浸泡,但時間不宜過長。
(3)完全漂洗:清洗劑作用完畢后,需要用足量的潔凈水進行完全、多次的漂洗,直至排出的水清澈、呈中性,確保無任何清洗劑殘留。任何殘留都可能污染下一批物料或腐蝕設備。
3.關鍵部位的特別關照:
(1)檢查密封處:清洗過程中及結束后,檢查軸封、蓋板密封等部位是否有滲漏跡象,水分侵入會損壞軸承和傳動部件。
?。?)避免水沖軸承座與電機:沖洗時,應嚴密防護,避免水流直接沖刷軸承座、電機及電氣接口,防止絕緣損壞和潤滑脂乳化。
三、清洗后的處理與檢查確認
清洗作業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工作的完成,后續處理同樣關鍵。
1.排水與干燥:清洗完畢后,打開排水塞或利用設備設計的排水坡度,將槽體內的積水完全排凈。隨后,采用通風、擦拭或通入潔凈干燥空氣等方式,使不銹鋼螺旋輸送機內部充分干燥。潮濕環境是微生物滋生和不銹鋼發生電化學腐蝕的溫床。
2.檢查與恢復:
(1)視覺與嗅覺檢查:確認不銹鋼螺旋輸送機內部無可見污物、無清洗劑殘留氣味。
(2)手動盤車:再次手動盤動螺旋軸,確認轉動靈活無異響。
?。?)恢復與試運行:移除所有安全警示牌,恢復能源供應。先進行點動試運行,觀察無異常后,再空載運行幾分鐘,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投入生產。
總結而言,對不銹鋼螺旋輸送機的清洗,是一項集安全準備、規范操作、細致檢查于一體的嚴謹工作。嚴格遵守從能源隔離到干燥的每一步驟,不僅能確保清洗效果、滿足衛生標準,更是預防設備腐蝕、延長其使用壽命、保障生產安全與連續性的核心舉措。